close

你不知道的「印刷術」

★想看影片點這裡→https://youtu.be/7qvCP0F9Tw0★

 

15、16世紀,印刷術大幅地降低文化知識的傳播成本,激發了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然而,印刷術在「四大發明」中尚有許多爭議,尤為重要的是有沒有包含活字印刷術?如果是的話,又要如何解釋活字印刷在中國沒有盛行?最後還有印刷術對中西文化截然不同的影響等等。

 

一、活字印刷的爭議

若想討論四大發明中的的印刷術,到底是雕版還是活字印刷?首先要釐清的應該是歐洲印刷術的起源還有在木活字試驗階段是否有受中國影響。

 

1.歐洲印刷術的起源

有學者認為歐洲的印刷屬於獨立發明,靈感來自於羅馬人的獎章,並且對於中國的印刷品絲毫沒有了解(注1)。首先沒有看見來自中國的印刷品是不可能的,元代的紙鈔便是歐洲可以看見的第一件印刷品,還有之後蔚為風潮的紙牌,並且紙牌還曾因賭博成風被威尼斯當局禁止。

而且若詳細了解中西兩方印章不同的形制會發現,首先西方印章上多為宗教性的符號,例如聖甲蟲,而東方印章多為文字;再者西方印章的圖案為浮雕,只能打印在較硬的材質,而不能印在紙上(注2)

真正的證據是歐洲早期的印刷品,有幾點特色:上圖下文,水墨印刷,每版兩頁,單面折疊,和中國書籍的製作方法和開式相同(注3)這樣與歐洲早期雙面油墨截然不同的印刷方式,不得不令人懷疑歐洲印刷術是否來自中國的雕版印刷術。

2.在木活字試驗階段是否有受中國影響

歐洲在木活字階段有兩項被認為是受到了中國的影響,一是一位義大利印刷家藏在檔案館中的大型木活字印刷本;二是1907年在敦煌考古發現1300年回鶻木活字,顯示了活字由西傳播的途徑(注4)。只是這只能證明活字有受中國影響,是不是來自中國還不是個定論。

 

即便無法確立中國(注5)是否對歐洲活字印刷有所影響,可以確立的是歐洲的印刷術來自中國,而活字印刷術的發展是必須建立在雕版印刷上的,所以關於「四大發明」的印刷術,活字印刷術尚有爭議,而指「雕版印刷術」目前看來是最適合的解釋。


 

二、活字印刷術為何在中國沒有盛行

中國並非完全沒有使用活字,中國的活字印刷術也並非沒有其發展6),只是綜觀整個印刷史來講,還是以雕版印刷為主。而活字為何無法在中國蓬勃發展起來,有三個重點。

1.活字印刷要印量足夠才划算

雕版印刷的長期發展下來,市場基本上是處於供需平衡且穩定的狀況,對於一般書籍沒有大量的需求,再者雕版還有所謂的「三朝」本,就是一版印了三個朝代。

2.活字印刷前期投資的資本額要夠高

首先因為表意文字需要很多的活字,如果是一頁中多次出現的常用字又必須刻很多個字;再來以古書的排版而言,因為有正文和註釋,所以必須至少要有大小不同的兩套字體;並且,雕版工多為兼職,比起對文學有訓練的排字工還較易尋覓,工資也較低廉。

3.活字印刷初期的排版不夠精美

由於活字排放時,中間是有空隙的,所以會導致墨不均勻;甚至常用字是會磨損的,所以導致初期的活字本很多都歪斜,甚至文字的大小不一,直到後期技術才有所改善。

 

綜合上述3點,因為市場早已趨近飽和,在活字需大量資本額的投資下,活字本由於排版比不上雕版,價格比雕版便宜的多,所以中國進行活字印刷投資的多以失敗告終,甚至是破產而退場。

但中國的活字印刷還是有緩慢進展,從《夢溪筆談》中記載的木活字與膠泥活字;元帝國採用活字,並推及周邊國家,其中王禎有詳細的紀錄與改良;到明清兩代,除了官方,也有不少私人的銅、木活字印刷本。在中國活字印刷術的確沒有盛行,但絕對不是完全沒有發展,也是一代代在改進的。

 

三、印刷術對中西文化的影響

 

宗教都是印刷術的原動力,但在中國印刷術以複印儒學等科舉用的經典,是穩定中國文化與社會的一大因素;在西方,印刷書增進了知識的傳播,反而掀起知識界中的騷動,促成成以國家為單位的民族語言與文學。



 

注1:John Bagford,”An Essay on the Invention of Printing”

注2:錢存訓《中國古代書籍紙墨及印刷術》p239-242

注3:錢存訓《中國古代書籍紙墨及印刷術》p261圖二歐洲版印之《列王記》;盧嘉錫《中國科學技術史》第十七章圖17-12歐洲早期雕版畫之《默示錄》

注4:盧嘉錫《中國科學技術史》第十七章p605-607

注5:連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權最早是否是中國都有所爭議

注6:詳見張秀民《中國活字印刷術簡史》;李約瑟主編《中國之科學與文明》13造紙及印刷p246-267

arrow
arrow

    bllzhd20180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