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YouTube頻道: https://goo.gl/WJtqJn

FaceBook粉絲團: https://goo.gl/ES8o1w

在YouTube頻道與Facebook粉絲團的頁面有影片可以觀賞,不想閱讀文字的朋友傳送門在這裡!

 

 

 

----------

  說到焚書坑儒,浮現在腦海中的詞彙會是什麼?

  「文化斷絕」、「秦始皇」、「暴政」、「文化暴行」等等,這使秦始皇的臭名遠播,自漢代開始直到今天,「焚書坑儒」四個字都是眾人醜化秦始皇、想像秦始皇的一個切入點,然而,追溯回最初的紀錄當中並非如此。《史紀》〈儒林列傳〉這麼說:「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阬術士,六藝從此缺焉。」此處言「焚詩書阬術士」並非後世的「焚書坑儒」,到底是如何被訛傳的?這就需要再細細討論了。

  

  焚書紀錄於〈史記.秦始皇本紀〉。

  這場戲演出時間是秦始皇三十四年,地點在咸陽宮的酒席宴上,演員至少有秦始皇、博士、僕射周青臣與宰相李斯,觀眾首先看到的是博士們向始皇說祝頌之辭。

  氣氛一開始十分融洽,直到僕射周青臣恭賀秦始皇「統一天下,行郡縣制」,這其實也沒什麼問題,始皇聽了可開心了,問題在於有人不這麼認為。

  齊人淳于越也是個博士,他不認同秦朝實施郡縣,甚至認為「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還攻擊周青臣「面諛以重陛下之過,非忠臣」。

  這下場面可尷尬了,同時,他也點出了這場戲的核心概念:「到底秦政府應該如何處理歷史傳統的制度問題?」

  秦始皇此時表現了他的政治理性,他沒有動怒,沒有斥責,更沒有立刻殺掉淳于越,史書紀錄他把這個問題放到了朝廷再繼續討論。

  這次朝廷討論中,丞相李斯提出焚書的建議,他認為「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并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現在統一了天下,要「別黑白而定一尊」以制止人民思想浮動而動搖國家基礎,因此必須禁古書。

  這套理論完整,目標明確,陳述清晰,邏輯合理,具體的實施辦法也條例分明:

  一、「史官非秦記皆燒之。

  二、「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

  三、「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

  四、「以古非今者族。

  五、「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

  六、「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

  七、「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

  至於先秦學術思想當中含帶著的「法令」或「為官」之概念,那就交付給現任的官僚,讓政府機構的人員直接培育下一代的承繼者。

  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建議,頒布執行這項法令。

 

  論述至此,秦始皇焚書的事實已然確鑿,是歷史事實,但他是否真的造成了文化的浩劫,又或是有更重大的罪名呢?此問題關係到兩個問題:秦始皇焚燒的書是哪些?另外,書籍之於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秦始皇燒毀了「六國的史」、「詩」、「書」以及「百家語」,六國原先的歷史紀錄遭遇了浩劫是鐵板釘釘的,但歷史的紀錄本就有其問題,可以再另外專門寫一篇文章論述,此處略過不提。「詩」即是《詩經》。「百家語」就是諸子百家。這當中最被人抨擊的是「書」,討論最多的也是「書」。

  書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三種解釋,第一種解釋為「書籍的總稱」,第二種解釋為《尚書》,第三種以專稱代指總稱,表示「六藝」。我認為第二種或者第三種解釋與上下語意相符合。

  暫且界定秦始皇焚毀的書籍為《詩經》、《尚書》以及「諸子思想」,既然如此,他到底造成了什麼文化斷層呢?秦始皇甚至還有收集過天下所有的書籍,就在秦國首都咸陽城,真正放火燒掉這些典籍的人實際上是項羽,他「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此舉動亡佚的書籍恐怕也不下少數,反而是秦政府禁止的詩、書、百家語仍然傳播到後世,不因禁書令而變成一個只存在於歷史的名詞。(例如,詩書易禮樂的樂早已亡佚。)

  從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到書寫閱讀的文字都是文化的一種,因此文化的傳承有許多種,也有許多模式,不一定單靠書籍。其次,書籍的流傳有很多問題,例如版本、文字,甚至是戰爭都有很重大的影響,文化傳承的斷絕並非可以全部怪罪到焚書上。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中國歷史還有很多的皇帝都有過焚書的舉動,如最早實施法治的秦孝公、編修《四庫全書》的乾隆都焚過書,更有其他帝王為了各自的目的而焚書,我沒有支持贊同這樣的舉動,但不由自主地想,倘若我就是領導者,面對下屬們、在野黨、民間學術集團對政府有諸多的人身攻擊、不實批評,如此情況嚴重到讓政府機構難以推行政策,這個時候,除了焚書,還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解決辦法呢?

 

 

----------

YouTube頻道: https://goo.gl/WJtqJn

FaceBook粉絲團: https://goo.gl/ES8o1w

arrow
arrow

    bllzhd20180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